• <optgroup id="iquqx"><menu id="iquqx"><code id="iquqx"></code></menu></optgroup>
    <span id="iquqx"><sup id="iquqx"></sup></span><small id="iquqx"><center id="iquqx"></center></small>
  • <optgroup id="iquqx"><li id="iquqx"></li></optgroup>
  • <optgroup id="iquqx"></optgroup>

    【火焰藍一周年】視頻記錄:最美風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發布時間:2019/11/5 11:39:31      點擊次數:613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jpg

    【火焰藍一周年】雪山守護者

    編者按

    10月25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一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啟動。首站是云南森林消防總隊。從“橄欖綠”到“火焰藍”,這里的消防員們初心不改,面對熊熊大火,他們蹈火逆行;面對遇險群眾,他們生死營救,用行動踐行著十六個大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

    歲月靜好,愿消防員們每次都能平安歸來。


    玉龍雪山,納西族人民膜拜的神山,游客們的打卡圣地。


    從私心講,麗江市森林消防支隊玉龍大隊一中隊消防員張鑫不愿意看到玉龍雪山游人如織?!叭硕嗔?,火災隱患就大了,山里的珍稀植被就有被燒毀的危險?!?/p>


    私心歸私心,實際中,從2012年起,每年1月至6月的護林防火期,他和戰友們靠前駐防,把營區扎進雪山,守護著這片凈土。


    他們因此得名——雪山守護者。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1.jpg

    隊員們在景區巡護

    8年前他們進駐玉龍雪山


    8年前,年僅17歲的四川雅安小伙張鑫入伍,加入到武警玉龍森林大隊。當時,玉龍雪山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剛三年。


    玉龍雪山植被由下到上主要為云南松林、麗江云杉林、大果紅杉林和冷杉林,植物物種豐富。游客多了,火災隱患大了。特別是每年1到6月的護林防火期,雪山地區天氣干燥,稍微有個火種,就有可能引發山火。


    于是,從2012年起,每到護林防火期,作為森林救火的主力軍,武警玉龍森林大隊一中隊和二中隊的消防員們每年輪換著靠前駐防在景區,擔起守護凈土的職責。


    每天,他們出動3個小組在景區不同地方開展攜裝巡護。一組在景區大門口收繳火源火種,并發放防火宣傳資料,二組在藍月谷景區進行巡護,三組在云杉坪景區進行林火知識普及和防火宣傳。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2.jpg

    隊員們向游客發放防火宣傳資料

    小組每組10人,為和游客溝通起來更自然,也為了達到更好的巡護效果,每天上午8點半出發前,領導會特意交待消防員們一定要規范用語,以免不必要的爭端發生。


    “您好,您已進入景區,為了景區和您的安全,請主動上交火種?!?0月27日下午,玉龍雪山景區大門口,面對不斷進入的車輛,消防員們主動敬禮的同時,總會禮貌地遞上這么一句。


    幾公里外的藍月谷景區,這里的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塊都看得見,不少游客靠近湖邊拍照,落水風險不小。這時,消防員們會適時地說句:“您好,這里水深,請您注意安全?!迸龅轿鼰煹?,他們也會主動上前勸阻。


    游客們大多比較配合,遇到不太配合,甚至不理睬的,消防員們會耐著性子講可能出現的危害?!坝慰蛡兓緯??!睆場握f。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3.jpg

    開展破拆演練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靠前駐防以來,共有1080人次的消防員在景區巡護,他們共檢查游客2877萬余人、車輛540萬余輛,發放防火宣傳單1698萬余張,收繳火種512萬余個,勸阻游客熄滅煙頭51萬余次。


    一次次看似簡單的巡護帶來的效果明顯:自2012年靠前駐防以來,玉龍雪山景區內未發生過一起火災。


    當然,也有緊急情況出現。


    2013年左右,離玉龍雪山景區收費站一公里左右的面山區域突發森林火災,山火隨時可能蔓延至景區內,情況危急??吹綗熁鸷?,在大隊干部指揮下,消防員們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撲救,歷經三天兩夜,大火終于被撲滅?!爱敃r心里害怕,老擔心火勢蔓延到景區里,還好,最后控制住了?!睆場问潞蠡叵?,仍覺后怕。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4.jpg

    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看看兒子執勤的玉龍雪山到底有多美”


    數據堆積的背后,是這些來自祖國天南地北的小伙子們的堅持與堅守。


    巡護時,消防員們要背著各種消防裝備,人均負重20公斤左右,在山路上徒步巡邏,這對消防員們的體力來說,是個極大考驗。為此,他們堅持每天跑步至少5公里,增強自身體質。隊伍靠前駐防,駐防點很簡陋,連熱水都沒有,他們只能用鍋爐燒水。


    白天,雪山上游客多,但下午游客散去后,偌大一座雪山,就剩下幾十名消防員,形成極大反差。尤其晚上,駐防點周圍萬籟俱寂,不時發出鳥蟲叫聲,聽著特別孤獨。為此,大隊與玉龍縣圖書館簽訂了“圖書借閱協議”,并在駐防點開設了公共閱讀點,讓隊員們解了乏,更從書中受了益。除此之外,他們學習彈吉他、自編自演舞蹈、到附近的簡易籃球場出出汗……總之,想盡辦法讓自己過得不乏味。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5.jpg

    在景區內開展救護演練

    對消防員而言,高海拔是最大的挑戰。2017年,消防員張家軍從老家安徽來到玉龍雪山,成為一名消防員?!皠倎頃r,高原反應特別厲害,第一次攜帶裝備巡邏就累吐了?!苯涍^不斷訓練,張家軍的高原反應慢慢沒了。

    2018年10月,武警玉龍森林大隊轉制到應急管理系統,更名為麗江市森林消防支隊玉龍大隊。消防員們褪下“橄欖綠”,換上“火焰藍”。他們的職責,從主攻撲火,轉變為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

    “起初心里失落?!睆場尾槐苤M內心想法,“特別是換裝后,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這支隊伍……說實話,心里不好受?!?/section>

    一次次任務中,一次次救助中,這些質疑被打破。如今,在玉龍雪山景區,再看到身著“火焰藍”制服、踏著整齊步伐的消防員們巡邏執勤的身影,很少再有游客大驚小怪,“這是什么隊伍?”

    轉制意味著責任更重。一年來,除繼續提高滅火技能,張鑫和戰友們開始把精力放在山岳救援、地震救援等先前極少接觸的救援技能上,并定期和戰友們開展相關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張鑫還有個想法:父母年齡不大,才50歲,可自己來麗江8年,他們怕添麻煩,從沒來過自己執勤的地方,“希望他們來看看,看看兒子執勤的玉龍雪山到底有多美!”




    【火焰藍一周年】有了火場打擊樂 撲起火來更帶勁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一周年主題采訪活動次日(10月26日),媒體記者來到坐落于來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保山支隊騰沖中隊,感受這里的營區文化。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6.jpg

    展現身體素質

    • 滅火工具玩打擊樂 提士氣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7.jpg

    消防員們“玩”打擊樂

    “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茶馬古道落滿戰士的腳印,我們是保山的森林衛士,日夜守護著蘭城的安寧……”一大早,營區訓練場,伴隨著一陣打擊樂,10多名消防員鏗鏘有力地唱起保山支隊隊歌。


    什么?消防員“不務正業”,還玩打擊樂?你別不信,真事!只不過和專業樂器比起來,他們的樂器更貼地氣。


    走近一瞧,消防員們敲的是風力滅火機、水槍、油桶、點火器、二號工具(像拖把一樣)、砍刀等平日滅火中隨身攜帶的工具?!岸柟ぞ呓o一個基礎點,砍刀和點火器負責加花……”騰沖中隊二班班長郭建府說起來頭頭是道。


    怎么想到用滅火工具玩打擊樂?時間可追溯到10年前。2009年2月,中隊消防員在中緬邊境滅火,打了七天七夜,大伙疲憊得很,無意間一名消防員敲了一下隨身攜帶的工具,其他消防員跟著敲起來,沒想到竟敲出節奏,大伙的疲憊感慢慢沒了,士氣重新振作起來。


    火撲滅后,大伙回到營地,開始研究怎樣更好地把打擊樂和平日的撲火聯系起來。琢磨一番后,他們把保山支隊隊歌和打擊樂結合起來演奏。別說,效果挺好。


    打那時起,大伙撲火累了,有條件時,就在火場來一段打擊樂,提振士氣。一直到現在,消防員雖換了一撥又一撥,可火場打擊樂卻像營區符號一樣,傳承了下來。


    在郭建府看來,火場打擊樂不難學,再沒音樂細胞的人學個10來天怎么也會了,說著,他繼續“賣弄”起來。


    2分20秒后,火場打擊樂表演完畢,圍觀者掌聲響起。

    • 消防員跳起竹竿舞 建友情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8.jpg

    跳竹竿舞

    消防員們的才藝可不止火場打擊樂,趁著圍觀的人多,他們又跳了一段竹竿舞。起興時,還拉著媒體記者一起跳。


    這又有何來歷呢?原來,2010年左右,消防員們去一個傈僳族村寨撲火,火撲滅后,村民們為表感謝,給他們跳了一段竹竿舞,大伙看著看著,半推半就地跳起來。


    “竹竿舞節奏明快,又容易學?!被氐綘I區后,消防員們抽時間學起來,目的很簡單:大伙撲火累了,跳一段舞,有益身心。


    原來,消防員們撲完火后很累,只想躺在火場睡覺,既容易感冒也不安全,跳一段竹竿舞,既解乏又活動筋骨,還能傳承傳統文化?!岸嗪?!”于是,和火場打擊樂一樣,竹竿舞也在營區傳承下來。


    文化傳承了,精神頭足了,大伙撲起火來勁頭更足。今年以來,騰沖中隊共完成大理跨區增援滅火作戰兩次,騰沖猴橋鎮山洪搶險救援一次,任務均圓滿完成。


    “看來跳舞唱歌還是管用,你們還可以繼續挖掘??!”圍觀者笑著建議。

    消防員們聽著,咧著嘴笑。




    【火焰藍一周年】巡護邊境線


    中緬邊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一周年主題采訪活動次日(26日),人民網記者跟隨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保山支隊騰沖中隊的消防員,巡護了一段中緬邊境線。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9.jpg

    宣誓


    在中緬4號界碑附近,騰沖中隊的消防員背著三四十公斤重的隨身物品,和護林員一道,對界碑附近的便道小道開展巡邏防護。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10.jpg

    在邊境線巡護


    路很難走,坑坑洼洼,消防員習以為常。他們說,每個季度都會配合地方相關部門對邊境線進行一次巡邏防護,時間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周。


    巡護時,消防員背著帳篷、食品、隨身攜帶的撲火工具,晚上搭帳篷席地而睡,餓了自己生火做飯。森林里草爬子(學名蜱蟲)多,消防員們身上經常會有小疙瘩,經常來不及處理,又得繼續巡護。


    巡護期間,消防員每天在深山里至少得走20公里,主要是對進山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同時對違規帶入煙火的進行收繳,并對發現的煙點、火點及時處置。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11.jpg

    在中緬4號界碑宣誓


    說著話,1米來高的中緬4號界碑到了。擦拭界碑、描紅添色、宣誓合影……滿滿的“儀式感”后,大伙又重新投入到巡護中。


    來源:人民網

    記者:程浩


    文章轉自: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崔維維




    微信圖片_2019110511304012.jpg

    您感興趣的新聞
    上一條:2019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江蘇鴻鵠赴一場關于“安全與應急”的盛會
    下一條:2019年度徐州市發明協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徐舉行---江蘇鴻鵠榮獲一等獎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徐州鴻鵠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21691號-1
    平臺支持: 上海微領軟件    設計制作:徐州網商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电影网站
  • <optgroup id="iquqx"><menu id="iquqx"><code id="iquqx"></code></menu></optgroup>
    <span id="iquqx"><sup id="iquqx"></sup></span><small id="iquqx"><center id="iquqx"></center></small>
  • <optgroup id="iquqx"><li id="iquqx"></li></optgroup>
  • <optgroup id="iquqx"></optgroup>